中国社会科学网讯(通讯员石洪欣)开发利用党史史志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党史史志部门的职责所在,更是发挥党史史志工作"存史、资治、教化"功能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山东省临沭县牢固树立保护利用意识,增强使命担当,以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的宗旨,切实把党史史志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取得了明显成效。
以保护革命遗址为重点,发挥爱国主义教育效应。该县高度重视革命遗址的保护修缮,加大开发利用力度,挖掘革命遗址潜在价值。县里对年久失修、破损严重的革命遗址进行保护和修复,注重收集、整理民间收藏的革命斗争史料,挖掘、研究民间流传的革命故事,对重要历史事件进行场景复原等。店头镇陈巡会村自筹资金50多万元建设了滨南革命斗争史馆,再现了鲁东南"红色第一村"的光辉历史。郑山街道南古新街是刘少奇过沭河的起点,该村发挥红色文化优势,建设了展览馆,由该村走出去的画家王遵义将军亲自创作的大型油画,再现了刘少奇过沭河的场景。同时,该县注重对重要纪念设施的改造和升级,对刘少奇在山东纪念馆、朱村抗日战斗纪念碑等都进行了二期改造,先后投入资金近千万元,多次对展馆进行提升改造,推动了纪念馆提档升级,初步形成了规划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完整、保障有力的格局。目前,34处革命遗址中,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3处;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处,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处,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处。
以打造"红色堡垒村"为关键,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该县为传承赓续沂蒙精神,通过精心组织、科学规划、改革创新,将红色堡垒村保护利用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行动、基层治理紧密结合起来,传承红色精神、弘扬红色文化。加强红色堡垒村党组织建设和党员管理,规范"三会一课"、发展党员、组织生活会、党员教育管理等制度,创新开展了党员年度记实、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等工作,完善村务监督制度,重点监督好扶贫项目、新农村建设重大项目、资金的民主决策和落实,村务公开、民主理财等情况,将村党组织建成引领农村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将红色堡垒村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旅游开发、红色文化传承、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统筹谋划、综合施策,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曹庄镇朱村规划建设了总占地面积1500亩的朱村现代农业示范园,主要包括朱村葡萄科技示范园、朱村梨园基地、朱村食用菌基地、沭河人家生态农家乐、九朱农业生态园和朱村寿桃园6个项目,预计整个示范园区全部建成后,年可实现产值2400万元、增加集体收入30万元。同时,该县大力吸引商业资本,科学设计红色精品旅游路线,创新红色旅游形式,把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与红色旅游相结合,开展重走革命道路、红色户外体验、红色场景重现、红色专题讲座等系列体验活动,吸引游客观光旅游。
以创新党史宣教方式为手段,培育特色党史文化品牌。该县注重深入挖掘党史资源,组织开展对重大党史事件和党史人物的研究,相继编写了《红色记忆》、《临沭党史博览》、《刘少奇在山东》、《历史不会忘记》、《滨南革命斗争史资料》、《人民的选择》等党史著作,为深化党史研究和强化党史教育提供了特色教材。建成临沭党史馆、方志馆,展区面积达1400多平方米,展出图片1000余幅,采用图片、视频等相结合的多样表现方法,力争打造成省级党史宣传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投入使用以来,吸引100余个部门单位党组织、8000余名党员干部来此开展活动。此外,为帮助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加深对党的认识,该县组织编写了《临沭县中共党史简明读本》、《中共党史知识100题》等印发给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中小学生。和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直机关工委联合举办党史党建知识竞赛,组织开展"学党史、知党情、颂党恩、跟党走"活动,让党史知识进校园、进班级,先后到县一中、二中、实验中学等学校开办党史知识讲座30多次,赠送党史图书5000余册,在全社会营造了关心党史、学习党史、宣传党史的浓厚氛围。
以深化读史用志为目的,发挥资政育人教化的社会功能。该县加强志鉴图书室、古籍珍本室建设,存放临沭建县以来出版的各类史书、志书、年鉴及部门史料,展览放置全国各地交流交换的志鉴图书,收藏古籍珍本及各类家谱、族谱,并配备阅览室。加强与新华书店的沟通交流,将近年来党史史志成果放书店展示,供读者阅读。同时,在县柳编艺术馆、部分村史馆、农家书屋等建设方志馆分馆,进一步宣传推介临沭传统文化。县委党史研究中心结合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制度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先后到郑山镇新村村史馆、埠前美丽乡村片区、石门镇陈官庄汉文化陈列馆、西石门红色文化纪念馆、店头镇滨南革命斗争纪念馆、曹庄镇朱村红色文化纪念园等地,指导帮助镇村撰写、审核布展大纲,总结推广镇村好的经验做法;指导帮助玉山镇、青云镇、县审计局、县医院、县供销联社编纂《玉山镇志》《青云镇志》《临沭县审计志》《临沭县人民医院志》《临沭县供销联社志》;注重横向联系,建立与党校、党性教育基地、高校、社科、档案等部门的沟通联络机制,广泛争取社会力量支持,在联动协调、课题合作等方面凝聚工作合力,努力构建"大党史、大史志"格局。
文章来源:《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网址: http://www.zgzyzhly.cn/zonghexinwen/2020/0709/353.html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投稿 |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编辑部|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版面费 |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论文发表 |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