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国家继续对稀土矿实行开采控制?资源大省四川应

来源: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7-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寇敏芳)为保护和合理开发优势矿产资源,我国继续对稀土矿、钨矿实行开采总量控制。自然资源部、工业和信息化部15日公布2020年度全国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寇敏芳)为保护和合理开发优势矿产资源,我国继续对稀土矿、钨矿实行开采总量控制。自然资源部、工业和信息化部15日公布2020年度全国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吨,全国钨精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吨。

消息一出,股市波动。今日早盘,稀土板块领涨两市,章源钨业、英洛华、德宏股份等5股涨停,金力永磁、焦作万方涨超6%,五矿稀土、中科三环等跟涨。

继续限制稀土开采总量意味着什么?

稀土是什么?

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工业维生素”

按元素原子量及物理化学性质,稀土可分为轻、中、重稀土。世界稀土矿产地理分布很不均匀,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稀土资源量很少。中国稀土资源较为丰富,稀土资源储量位居世界首位应用。四川稀土矿藏主要是轻稀土,主要分布在凉山的冕宁、德昌等地,储量为全国第二。

稀土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素有“工业维生素”“工业黄金”“新材料之母”等称号。

为什么会限制?

引导资源综合有序开采利用

在市场的推动下,我国稀土资源曾经历过一段无序开采、破坏性开采的混换时期。

以四川最大的稀土矿山牦牛坪为例,它位于凉山州冕宁县,10多年前,这里几十平方公里的矿区,分布着大大小小上百家小矿场,私挖滥采,污水横流,资源浪费,生态遭毁。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冕宁当地政府各个部门差不多都有自己的矿场,甚至附近的村民提个编织袋拿把铁锹就开干。

2007年以来,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凉山境内的矿山进行整合,引进了江西铜业、中国铝业、万凯丰等几家龙头企业,关停了小散污矿山企业,矿山企业数量随之锐减,目前冕宁县只有五家企业拿到了矿权。

与矿山企业整合同步进行的是国家对开采总量的控制。近年来,稀土矿开采均实行配额制。按要求,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应集中下达给6家稀土集团下属矿山企业,自然资源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强核查检查和监督管理。在四川,指标主要分配给四川江铜稀土有限责任公司。

据稀土行业协会数据,2019年全球稀土开采总量近21万吨。其中,中国的稀土开采量以13.2万吨排名第一,约占全球稀土开采总量的62.8%;其中,稀土自用7.9万吨,出口5.3万吨。“如果不加限制,稀土就会陷入无序开采的困境。”中国稀土学会理事李林森表示。

四川该怎么做?

继续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数据显示,2018年度我国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吨,2019年度为吨,今年为吨,呈现小幅增长趋势。在严格保护资源环境同时,我国有序增加稀土开采计划,以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

李林森分析,今年配额增长可能包括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开采企业产能没有完全释放,希望加大指标供应的呼声一直存在;二是受今年疫情和国际形势影响,缅甸一直是我国稀土资源进口大省,但目前受疫情影响缅甸封关,对国内的稀土进口供应产生紧缩,为了满足生产需求因此进一步加大了指标的配额。

对开采总量的继续控制会不会提升稀土价格?从市场行情来看,轻稀土近日价格近期有所上涨。

四川来说,稀土资源主要为轻稀土,其中的镨钕元素最为珍贵。镨钕元素大量用于永磁材料,近期永磁厂家需求备货增加,氧化镨钕在经历了一周的价格下滑之后,上周蓄势向上,小幅上涨。

安信证券测算,稀土“十三五”国储剩余额度中典型的轻稀土品种氧化镨钕,以及典型重稀土氧化镝、氧化铽分别占2019年产量的8%、52%和190%,再考虑到目前缅甸封关仍然对国内的稀土进口供应产生紧缩影响,一旦收储计划如期施行,将对稀土的供需抽紧和价格上涨带来较大影响。

不过,李林森认为,长远来看,轻稀土价格能否增长还要看应用端的需求。“传统意义上认为稀土是工业‘维生素’,加一点点来改变钢铁等材料性能。但现在它不仅是配料,在有些领域也在成为‘主料’!”李林森表示,作为“主料”,稀土有可能在两个领域实现爆发,一个是电动汽车,一个是磁悬浮列车,“从电动车窗到汽车电机都要用到稀土,这意味着需求量和使用量的巨大提升,有望从产值上让这个传统的小产业变成真正的大产业。”

李林森建议,企业应提前做好技术储备和产业布局。地方政府部门也可有针对性地给与扶持和引导。

文章来源:《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网址: http://www.zgzyzhly.cn/zonghexinwen/2020/0723/419.html

上一篇:吴堡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0年部门综合预算
下一篇:落实好《资源税法》要求 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投稿 |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编辑部|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版面费 |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论文发表 |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