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热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程度低,未来开发潜力巨大。在当前大气污染治理形势严峻,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工作加快推进之际,应高度重视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
地热与其他能源相比,具有资源量大、供应稳定、分布广泛以及开发利用清洁环保的特点,是一种现实并富有竞争力的资源。地热利用的方式有很多,其中供暖是其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地处华北平原的河北雄县以地热供暖上规模,资源开发利用取热不取水,尾水百分百回灌而著称。时至今日,雄县的地热开发利用模式不仅是国内的标志性工程,在国际社会也享有盛誉。在中央决定成立雄安新区,且将雄县、容城、安新划归雄安新区之后,雄县模式今后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可以预见,随着雄安新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一种全新的地热利用的雄安模式也将逐渐浮出水面。较之雄县模式,新的雄安模式预计将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地热开发利用的地域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雄县、容城和安新三县均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且均有不同程度的开发利用。其中,雄县地热开发最有特点,产业化力度最大。目前,雄县的中深层地热供暖正在由城区向农村转移,且已取得某些项目的成功,有城乡齐头并进之势。随着新区建设进程加快,地热开发利用的力度势必进一步加大。雄县模式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企业和政府在管理地热产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全国地热利用的示范工程,对雄安新区地热利用的示范效应更会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有了示范工程的导向,再加上新区建设的政策扶持,安新和容城的地热供暖也一定会快速发展起来。
二是地热资源富集区的“连片开发”现象会逐渐多起来,这一点主要针对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和经营的集群化和一体化而言的。笔者曾对雄县中深层供暖地热开发进行过一定程度的实地调研,发现个别项目存在“大马拉小车”现象。部分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热源的供应量高于实际需求导致部分余热没有被充分利用的现象。没有被充分利用的原因是这些项目运行相对孤立,缺少热源的互联互通和调剂余缺的基础设施。理论上分析,若能将额外的热源通过连片开发形式就近转移至其他用户,实现一定程度的集群化利用,可以有效降低地热开发的成本,也能有效避免资源浪费。从资源优化和供需匹配的角度看,随着地热资源开发力度加大,城区的部分小区之间、临近的自然村之间管网互联具有必然性,热源共享的局部区域一体化利用格局应该会在未来的地热深度开发中出现。
三是资源开发的技术路径将得到进一步延伸。中深层地热资源利用有其优越性,但也有其局限性。从实践方面看,受资源分布限制,不是所有地区都能具备利用中深层地热资源的条件。在此情形下,若想大规模利用地热,就必须做足浅层地热的文章。因此从资源开发技术路径看,应该大力推进深层资源与浅层资源的同时开发利用。分析雄安新区的地理位置及自然资源条件可以发现,雄安浅层地热开发利用完全可以考虑发展地源热泵供热方式。我国地热利用结构中,地源热泵利用方式占到近60%,在全国很多地区都有推广。地源热泵地热利用技术成熟且发展有一定的积累,具备大规模推广的条件。未来雄安新区的建设要打造宜居新城,建设高效节能的基础设施,地热地源热泵利用方式应该会有比较大的应用空间。
四是地热与其他能源的协同发展力度进一步加大。雄安新区要建成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且新区建设正好与华北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加大同步。实现这一目标,能源清洁化是必然要求或者说是前提条件。近年雾霾高发,河北一直是重灾区。为加大治理雾霾力度,河北廊坊和保定还设置了专门的禁煤区,在相关地区大力推进煤改电、煤改气,并出台了散煤燃煤的清零计划。近期国家还要出台可再生能源供热规划,大力强调多能互补供热。出于治理大气污染需要,河北发展可再生能源供热自然是少不了的目标。若将上述因素综合考虑,雄安的地热发展应该与天然气、电力、风能、太阳能等其他能源协同发展,建立起协同发展体系,共同打造多能互补、稳定的供热格局。
总体看来,创建地热利用的雄安模式具有天时、地利、人和优势。天时优势是指地热利用的雄县模式经过近8年的探索已趋于成熟,地热开发企业和地方政府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地热开发利用模式,且这种模式因其良好的社会经济效应被国家和社会高度认可,正准备在本地区甚至全国大力推广。地利优势是指雄安新区的选址恰好覆盖了本地区地热资源的富集区,具有强大的发展后劲。据地质勘查结果,牛驼镇地热田有很多天然优势,地热水储量丰富,埋藏较浅,出水温度较高,而该地热田大部分区域位于雄安新区。雄县的资源条件得天独厚,安新和容城的资源同样可圈可点,具备物质基础。人和优势就是国家政策对于清洁能源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尽管目前还没有针对地热的经济政策,但随着能源清洁化力度的加大,关于地热开发利用的扶持政策出台必将为期不远,这些因素都将为地热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因此从发展趋势看,现如今的地热利用雄县模式就是未来雄安模式的“发动机”。
文章来源:《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网址: http://www.zgzyzhly.cn/zonghexinwen/2020/0802/458.html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投稿 |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编辑部|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版面费 |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论文发表 |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