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中国攻坚进行时】城乡融合发展:巩固提升脱贫

来源: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一大批人由此获益,彻底摆脱了贫困。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兑现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我们党围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一大批人由此获益,彻底摆脱了贫困。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兑现"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我们党围绕脱贫攻坚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在统筹谋划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的大格局中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减贫脱贫的过程,同时也是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同频共振的过程。脱贫攻坚能够不断走深走实得益于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脱贫攻坚成效也有赖于城乡融合的持续推进。

城乡融合发展是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的有力支撑

在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方面,我国综合利用城乡要素资源,积极对接城乡消费需求和用工需求,加大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力度。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每个扶贫县都有2-3个特色鲜明、带贫面广、有竞争力的扶贫主导产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90%以上得到了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的支持,三分之二以上主要靠外出务工和产业扶贫。在易地搬迁扶贫方面,各地紧密结合实际推进新型城镇化,编制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规划,依托小城镇、工业园区、风景区等安置搬迁群众,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基本完成,960多万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摆脱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困境。在教育扶贫方面,盘活用好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统筹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已覆盖所有贫困县,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在社保兜底扶贫方面,积极推进医疗保险城乡统筹,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将符合救助条件的贫困人口基本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此外,我国注重统筹城乡公共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加快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群众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普遍解决。

城乡融合发展是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

面对这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应在城乡区域协调联动中找准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确保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一要夯实脱贫攻坚的产业基础,强化龙头企业带动,完善产业链条,提高扶贫产业的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品牌化水平,提高产业益贫带贫能力。二要做好消费扶贫,把产销对接作为重中之重,统筹解决农村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增收脱贫和城市"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问题,既让扶贫产品卖得出、卖得好,也让城市居民献出爱心、买到欢心。三要多措并举解决好贫困劳动力就业问题,不仅要通过开展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加强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等方式推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将劳动力"送出去",还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保住现有就业岗位,让劳动力"稳下来"。四要积极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行动,补齐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重点做好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确保有劳动力的"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帮助搬迁群众尽快完成就业模式、生活方式、文化心理等从农村到城镇的转变。五要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适当放宽对贫困人口的低保认定条件,确保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制度保障对贫困人口全覆盖,针对"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问题查漏补缺,及时将脱贫不稳定人口和边缘易脱贫人口纳入帮扶范围。

城乡融合发展是持续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关键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之后,还要直面相对贫困问题,致力于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相对贫困群体覆盖范围更广、个体差异性更强、发展需求更加多样,这就需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既要重视农村贫困问题,还要高度关注城市贫困问题,从重点解决农村贫困转向统筹解决城乡贫困,着力构建城乡融合的贫困治理机制和治理结构。

一是强化新型城镇化带动作用。受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城镇的生产力明显高于农村,城镇化仍然是大势所趋,其核心在于提高生产效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绝不等于让农民留在农村不再进城。与城镇割裂开来,仅在农村范围内解决贫困问题将付出高昂的治理成本,只有破除阻碍要素流动的制度性壁垒,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科学调控城乡布局结构,重构贫困人口生计空间,才能为解决生存型、发展型贫困问题注入持久动力。二是构建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产业连着就业,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要更多按照市场化逻辑发展扶贫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从城乡两端发力,构建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带动贫困人口增收的有机统一。三是健全完善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突出反贫困的普惠性和前瞻性,提高城乡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和贫困救助体系,加快建立城乡贫困甄别和帮扶机制,对农民工、失地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开展贫困监测,在解决贫困人口基本生存问题的同时,更加注重人力资本积累和开发,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文章来源:《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网址: http://www.zgzyzhly.cn/zonghexinwen/2020/0828/562.html

上一篇:振奋人心 中国一冶承建的玉林福绵机场正式通航
下一篇:新华财经 资源税法9月1日起施行 促进资源集约利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投稿 |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编辑部|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版面费 |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论文发表 |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