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深度|镇龙枢纽加速大湾区创新资源集聚效应

来源: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1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前不久,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轨道上的大湾区”将有望在未来十年逐步实现。而作为广州三大战略枢纽之一的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轨道上的大湾区”将有望在未来十年逐步实现。而作为广州三大战略枢纽之一的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镇龙枢纽,依靠“1城际+2地铁+3主干公路”的立体交通网络,建成后将为提升广州城市综合竞争力、强化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地位、在新一轮国际化浪潮中成为领军城市发挥重要基础作用。

“相信随着未来更多城市、城际轨道建成运营,更多区域间要素需要轨道交通支撑来流动,大湾区城市的居民同城化、一体化工作与生活都将加速。”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珠江三角洲空间规划研究中心主任任庆昌日前在接受南方+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现阶段城市发展特征来看,新经济和创新要素都是向轨道站点集聚的,因此围绕镇龙地铁上盖这类大型TOD项目来发展会有利于要素整合,产生更好的集聚效应,更好的助推城市产业升级与环境品质提升。

镇龙站综合交通枢纽效果图

镇龙枢纽是知识城扩容的第一个落地支点

根据国家要求,从今年开始,粤港澳大湾区要进一步加大城际铁路建设力度,做好与大湾区内高铁、普速铁路、市域(郊)铁路等轨道网络的融合衔接,形成“轴带支撑、极轴放射”的多层次铁路网络, 构建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主要城市至广东省内地级城市2小时通达、主要城市至相邻省会城市3小时通达的交通圈,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按照广州此前的规划,到2035年要建设成为引领现代交通发展的全球交通枢纽。而镇龙枢纽作为中新广州知识城的南大门以及知识城扩容的第一个落地支点,对广州乃至整个大湾区的联动发展无疑是至关重要。中山大学粤港澳研究院首席专家陈广汉近日便指出,粤港澳大湾区人口密集,要加快城市群一体化,需要提高城市交通可达性。大湾区城际铁路的建设不仅连接大湾区内的城市,也将更加紧密湾区与内地的联系,形成很好的联动作用。

“认识镇龙枢纽对知识城的意义,我们还要将镇龙放在知识城如何在大湾区发挥最优作用的角度去理解。” 曾主要参与过《珠江三角洲全域空间规划》《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区示范区空间发展规划》《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广州市轨道交通沿线站点周边综合发展规划研究》等多个省内重大项目的任庆昌则告诉记者,知识城是以科技创新与创新产业为主体的城市功能新区,作为一个逐渐壮大的新区,需要广州城区各类功能与服务的支撑,在此种情况下,镇龙枢纽作为支点的作用突显,是广州市重要创新聚集区与城区联系的重要支点,是知识城未来获得城区资源支撑的关键地区。同时,知识城作为大湾区重要创新平台,各类高端要素也会在知识城周边汇聚入城,而镇龙枢纽恰恰承担了这一重要角色,是各类高端要素借助快速交通进入知识城的关键门户,也是知识城创新经济转化与外部产业要素交流的关键区域。

因而他认为,镇龙枢纽对于知识城就是与大湾区各大城市互动的重要“支点”,也是知识城各类创新经济集聚与交流的关键“门户”。

立体交通网络打通粤港澳大湾区任督二脉

奠基于2010年的中新广州知识城,目标是打造成为一个引领广州、广东以至中国产业高端发展尤其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知识城汇聚全球的精英人才,并建设成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生态宜居新城。

根据2020年8月28日国务院关于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的批复,未来15年,中新广州知识城要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汇聚知识型人才、发展知识型经济,打造知识创新高地,大力吸引国际创新人才,深入推进开放合作,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需要。

在任庆昌看来,镇龙枢纽是伴随着知识城而蓬勃发展的,必将成为推动大湾区核心平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区域。

从区域发展与城市格局来看,镇龙枢纽位于知识城、黄埔区产业区以及增城城区一个黄金三角的交汇连接之处,区位优势突出,加上穗莞深城际、地铁21号线、14号线轨道线交汇于此,交通优势明显。区位与交通优势,使镇龙枢纽具备了广州创新经济布局-制造业布局-城市服务区域三者交汇的黄金三角中心区位,其相应的功能和定位也是围绕这一较好区位展开的。

文章来源:《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网址: http://www.zgzyzhly.cn/zonghexinwen/2020/0919/630.html

上一篇: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
下一篇: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还给钱?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投稿 |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编辑部|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版面费 |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论文发表 |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