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中国(滨州)生态盐田虾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举行

来源: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论坛现场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孙佃潇 滨州报道 9月21日上午,中国(滨州)生态盐田虾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举行。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吴炳泰、渤海水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

论坛现场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孙佃潇 滨州报道

9月21日上午,中国(滨州)生态盐田虾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举行。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吴炳泰、渤海水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明良、中国饭店协会星厨委员会主席吴俊霖出席论坛并致辞。

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吴炳泰致辞

渤海水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明良致辞

中国饭店协会星厨委员会主席吴俊霖致辞

在主题报告环节,渤海水产股份有限公司陈锚博士作主题为“生态盐田虾养殖模式、标准”的报告。陈锚认为,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不是所有的对虾都叫盐田虾。他对盐田虾的定义为,盐田虾需养殖在海水盐田初级蒸发池(盐度##_FORMAT_GT_##40‰);全程投喂丰年虫,人工配合饲料辅助投喂;上游的尾水是下游养殖的水源,而且盐度在逐渐增加。

渤海水产股份有限公司陈锚博士作主题为“生态盐田虾养殖模式、标准”的报告。

天津科技大学教授周桓作主题为“盐文化与盐业创新”的报告。“盐为万物之用,盐是生命之本,文化是植根内心的修养,文化是溶于血液的盐!”周桓认为,盐是生命之本、文明之源,盐与人类文明、民俗息息相关。中国盐史历史悠久,盐事政纲,通贯古今,有关盐的事情频出、焦点不断。

天津科技大学教授周桓作主题为“盐文化与盐业创新”的报告。

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教授冷凯良作主题为“盐田虾营养品质分析及生产技术规范”的报告。冷凯良说,感官方面,盐田虾肌肉组织紧密有弹性,滋味鲜甜;营养成分方面,高盐田虾的蛋白质含量比正常海水养殖虾高约9%,脂肪含量比正常海水虾低63.63%,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鲜味氨基酸受盐度影响最大,盐田虾由于高盐度养殖,氨基酸含量明显增加,另外还富含生命元素(钙、磷、铁、锰、锌、硒)、脂肪酸,而且随着盐度增高,虾青素含量也逐渐增高,虾青素产品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从食品到化妆品再到膳食补充剂。市场上的虾青素价格高昂,盐田虾含有高含量的天然虾青素在未来有很大市场。

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教授冷凯良作主题为“盐田虾营养品质分析及生产技术规范”的报告。

天津科技大学教授隋丽英作主题为“渤海湾卤虫对盐田对虾生长和品质的贡献”的报告。隋丽英介绍,卤虫是卤水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水鱼虾苗种重要的开口饵料,具有特殊的耐盐机制,其胚胎具有独特的休眠机制,具有孤雌和两性生殖方式。盐田低盐度区(盐度30-60)进行水产养殖,中等盐度区(盐度70-180)采收卤虫成虫和卤虫卵,高级盐度区(盐度160-200)进行杜氏盐藻的养殖,结晶区(盐度##_FORMAT_GT_##;200)利用嗜盐微生物,利用不同的盐度区域,实现多种生物资源的综合养殖和开发利用。

天津科技大学教授隋丽英作主题为“渤海湾卤虫对盐田对虾生长和品质的贡献”的报告。

日本浜庄株式会社公司代表李锋作主题为“盐田虾在日本市场情况介绍”的报告。李锋介绍了株式会社公司的情况、与渤海水产的合作历史以及盐田虾在日销售情况。李锋说,据公司的不完全统计,2017年度对汇泰渤海水产的进口数量为350吨、2018年度为630吨、2019年度为960吨,预计2020年度会维持在1000吨前后的数量。同时,现场视频连线了在日本本社的近藤社长,并对相关情况进行了说明汇报。近藤社长表示,日本是对虾消费大国,近些年针对中国生产的盐田虾在日本以颜色鲜艳、口感甘甜和富含虾青素等特点广受消费者认可,而且评价极高,客户群体也在不断提高。

日本浜庄株式会社公司代表李锋作主题为“盐田虾在日本市场情况介绍”的报告。

水产养殖管理委员会ASC中国区经理方清作主题为“盐田虾为代表的ASC负责任养殖实践”的报告。方清说,ASC的愿景是让全世界水产养殖业为人类在食物供应和实现社会效益领域起到重要作用的同时,使其对环境及社会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ASC与汇泰渤海合作,在山东滨州黄河口的盐场养殖南美白对虾,采用盐田播苗,传统的定置网笼捕虾。采用这种生态友好型养殖模式,无废水排放对栖息地和鸟类友好,不使用抗生素以天然丰年虫作为饵料。

文章来源:《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网址: http://www.zgzyzhly.cn/zonghexinwen/2020/0922/634.html

上一篇: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还给钱?
下一篇:关注|我大鄞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文物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投稿 |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编辑部|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版面费 |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论文发表 |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