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改革春潮盈沃土 继往开来启新程--苏州国土资源

来源: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3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改革开放40年以来,围绕土地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苏州以土地管理为“启”、以国土资源管理为“承”,一步步爬坡过坎、革故鼎新,经历了从无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改革开放40年以来,围绕土地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苏州以土地管理为“启”、以国土资源管理为“承”,一步步爬坡过坎、革故鼎新,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起步到蔚为壮观的深刻变化。

保护是根本,开发是手段,利用是目的。苏州国土部门以保护为主线,以开发为辅线,有效高效利用好每一寸土地资源。

一系列发展变化的背后,是一代代“国土人”解放思想、“奋笔疾书”的成果,更是一项项全省乃至全国首创性、拓荒性的改革成果。

· 保护 ·

守住一条红线,理性处理“吃饭与建设”

以总量动态平衡作为准则,从1997年到2018年,苏州在耕地保护的道路上目标清晰、步履坚定。从砖瓦窑、宕口整治到从生态文明的高度来保护土地,再到“慧眼守土”,苏州牢牢守住了耕地保护的红线。

土地保护是篇需要永续耕耘的“大文章”。

改革开放40年,苏州在《关于严格保护耕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和文件的引领和保障下,有效处理好“吃饭与建设”的关系问题,保持了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苏州地少人多,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耕地仅0.22亩,“吃饭与建设”的问题尤为迫切。1986年,苏州在全国率先开展土地整理工作,在多年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以规划为龙头、整治与建设为手段、保护与利用相促进的土地整治新路子。

1997年,苏州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严格保护耕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意见》,奠定了全域耕地保护工作的“总基调”。当年3月,苏州被国家土地管理局定为土地整理调研工作联系点。同年5月,国家土地管理局在张家港市召开全国土地整理示范现场会,为全国土地整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也为后期中央提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供了实践基础。

以总量动态平衡作为准则,从1997年到2018年,苏州在耕地保护的道路上目标清晰、步履坚定。从砖瓦窑、宕口整治到从生态文明的高度来保护土地,再到“慧眼守土”,苏州牢牢守住了耕地保护的红线。

砖瓦窑业整治,苏州先后开展了两轮,逐年注销了180家砖瓦窑企业的采矿许可证,成功从“虎口”夺地近万亩。宕口整治,到2012年基本完成,共整治采石宕口226个,治理面积1438万余平方米,增加农用地面积9265亩。值得一提的是,苏州通过露采矿山整治与生态建设、生态旅游、土地开发利用相结合,进一步显化了山体资源价值,形成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多赢局面,多个整治项目被列为原国土资源部整治示范项目。

近年来,苏州市委、市政府更是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提高到“生态文明新高地、农业发展新空间、节约集约新平台”的战略高度,通过《市政府关于加强“四个百万亩”用地长效管理的实施意见》《苏州市湿地保护条例》《关于调整完善生态补偿政策的意见》《苏州市生态补偿条例》等一系列政策,牢牢守住耕地和基本农田面积“红线”,保护战略生态资源。

2017年8月,在广泛试点的基础上,苏州结合国土“一张图”系统平台,全面建成了“慧眼守土”视频监管系统,对农用地、耕地实行在线实时保护监管。目前,全市已设置高清探头1300余个,基本实现了“慧眼守土”视频巡查工作全覆盖,完成了土地执法监察从传统向信息化的转变。

· 利用 ·

“三优三保”为碎片化和低效利用开良方

苏州创新性提出的“三优三保”政策,正是解决镇村用地低效利用和碎片化问题的一剂“良药”。从2014年正式实施至今,正是依托“三优三保”行动,苏州通过拆旧复垦了大量农村闲置、低效用地,腾挪出大量土地指标,有效提升了集约用地水平。

保护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如何利用好有限的土地资源,是我市国土部门一直努力探索的方向。

1988年9月,昆山首次进行了15亩国有土地有偿出让试点,敲响了江苏省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的“第一槌”。自此,土地使用权成为商品,步入了市场化配置的轨道,也拉开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篇章。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到本世纪初,苏州相继出台了《苏州市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暂行办法》《苏州市土地储备实施办法》《苏州市国有土地租赁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成立了土地储备与招标拍卖工作领导小组及土地储备中心,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土地储备和招拍挂制度。

文章来源:《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网址: http://www.zgzyzhly.cn/zonghexinwen/2020/1030/733.html

上一篇: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简介
下一篇:依托资源和优势 中国化工园区4大产业链发展模式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投稿 |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编辑部|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版面费 |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论文发表 |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